创胜集团医药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香港IPO上市

2021年6月22日,香港交易所披露了创胜集团有限公司 Transcenta Holding Limited (下称“创胜集团”) 通过聆讯的招股书,其将很快在香港挂牌上市。创胜集团于2021年4月1日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仅80余天就通过聆讯。高盛、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创胜集团医药

创胜集团,是一家集发现、研究、开发、制造及业务拓展能力为一体的临床阶段全球生物制药公司。公司的管理团队及主要业务(包括临床开发、监管准入及业务拓展)位于中国及美国,发现、研发、工艺开发及制造团队均位于中国

一、创胜集团医药有限公司简介

我们是一家集发现、研究、开发、制造及业务拓展能力为一体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我们的管理团队及主要业务(包括临床开发、监管准入及业务拓展)位于中国及美国,而我们的发现、研发、工艺开发及生产团队均位于中国。我们採用全球化策略以最大程度提高运营效率。同时,我们利用高效的监管审批路径以加快进行在美国的研究用新药(IND)申请及前期临床试验以及推进在中国来自庞大患者人群的巨大医疗需求缺口的适应症的临床试验。我们按可让各试验的临床数据用于进行汇总分析及支持注册(包括中国、美国及欧洲国家)的方式设计试验。此外,多地区临床试验的临床数据使所研究的药物可在我们计划的国家及地区进行未来适应症扩展。我们已开发功能独有的抗体发现平台,即免疫耐受突破(IMTB)技术平台,使我们能够生成针对难以在囓齿动物中生成的非保守及保守蛋白质的抗体及透过使用传统平台发现难以发现的隐藏表位。

创胜集团医药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即将香港IPO上市

我们的IMTB技术平台使我们能够获得具有经扩展的表位多样性、差异化的生物学特性(特异性、亲和力及药代动力学)及理想的CMC(化学、制造及控制)特性的先导候选抗体,从而甄选具有增强的成药性及强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候选分子。利用IMTB技术平台,我们已开发出TST001(靶向Claudin 18.2保守表位)及MSB2311(一种与表位结合而令MSB2311具有pH依赖性抗原结合特性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一种控制免疫反应的蛋白)靶向抗体)。此外,我们成立一支转化研究团队,能够(i)在不同疾病模型或细胞系的人及动物组织样本中进行药物靶蛋白免疫组化蛋白表达分析;(ii)使用小鼠生长肿瘤模型或骨及肾脏疾病模型进行研究评估试验药的体内疾病干预活性;及(iii)分析试验药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徵。

我们的药物发现及全球开发能力令我们能够在存在医疗需求缺口的治疗领域(包括肿瘤、肾病及骨骼疾病)开发出创新性且前景广阔的多元化抗体管线。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我们已自主发现及开发我们九种候选药物中的八种药物,涵盖已验证的、部分验证的及新型生物通路。具体而言,我们有1种核心产品:MSB2311,一种针对TMB-H实体瘤的人源化PD-L1单克隆抗体(单抗)候选药物;及4种关键候选药物:TST001,一种针对胃癌等实体瘤的人源化Claudin 18.2单抗候选药物;TST005,一种针对肺癌等实体瘤的PD-L1/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影响细胞分化、增殖、凋亡及基质产生)双重功能抗体候选药物;TST002 (Blosozumab),一种针对骨质疏鬆的人源化硬骨素单抗候选药物;及TST004,一种针对IgA肾病的人源化MASP-2(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丝氨酸蛋白酶2,一种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的关键酶)单抗候选药物。除上述候选药物外,我们亦正在开发多种前期创新生物治疗候选药物。例如,我们正在开发TST003,一种全球潜在首款靶向由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或具有间充质表型的肿瘤细胞产生的新型免疫调节蛋白的治疗抗体候选药物。此外,我们亦已开发TST008,一种结合MASP2抗体并与截短的跨膜激活剂及CAML相互作用分子(TACI)蛋白融合的三重功能抗体,具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潜力。

二、创胜集团医药有限公司公司业绩

招股书显示,在过去的2019年和2020年两个财政年度,创胜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4,414.0万和8,098.0万元人民币,相应的研发开支为2.15亿和2.00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亏损分别为 4.38亿和3.20亿元人民币。

创胜集团医药有限公司

创胜集团医药有限公司招股书完整版PDF下载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1/103326/documents/sehk21062200101_c.pdf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签啦所提供的港美股上市公司资料,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供港股美股投资者参考。本文及本站发布之优惠活动及相关的广告内容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0)
上一篇 2021年6月24日 下午2:04
下一篇 2021年6月24日 下午2: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