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中国共享出行平台Hello哈啰出行申请赴美上市

哈啰出行,原名哈罗单车,后面哈啰出行上线了顺风车等业务,更名为哈啰出行。创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全职雇员4,477人,是中国领先的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致力于应用数字技术的红利,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出行以及更好的普惠生活服务。

哈啰出行

一、哈啰出行简介

哈啰出行公司于2016年9月在上海成立,从大家最熟悉的共享单车业务起步,逐渐进化为包括两轮出行(哈啰单车、哈啰助力车、哈啰电动车、小哈换电)、四轮出行(哈啰顺风车、全网叫车、哈啰打车),以及酒旅、到店服务等的多元化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哈啰出行旗下哈啰单车已经进驻全国超460城(含县级市),用户累计骑行184亿公里,累计减少碳排放量50万吨;哈啰助力车进入全国近400城(含县级市),用户累计骑行56亿公里,减少碳排放16.7万吨;哈啰顺风车已覆盖全国超300城,认证车主逾千万名。

哈啰出行

2021年4月,哈啰出行推出使用两轮电动车产品的VVSMART超连网车机系统,以及首批搭载这一系统的新款两轮电动车产品的三大车型。中信证券报告称,中国智能汽车销售规模到2025年将达700万辆,而车机系统作为电动汽车智能化的载体,成为电动汽车行业标配,不仅各大汽车主机厂商推出了适配自家车型的车机系统,科技巨头也纷纷加码车机系统开发。

经过接近5年时间的发展,哈啰从最初单一的共享单车业务线,逐渐衍生至共享助力车、小哈换电、顺风车、打车、本地生活服务等领域,搭建起一张出行基础设施网络。哈啰出行招股书数据显示,用户池中,60.5%的助力车新用户、40.2%的顺风车新交易用户、39.9%的顺风车新接单司机、63.2%的电动车新用户均来自哈啰单车用户。

另外,近期有消息称,哈啰在电单车、团购、快送业务之外,开始拓展至酒店领域,计划在“哈啰生活”、“酒店预订”业务后,推出自有品牌住宿业务“哈啰小旅馆”和“哈啰酒店”。但目前该消息尚未得到哈啰官方确认。此前哈啰出行CEO杨磊曾表示,哈啰的用户大部分是下沉市场的老百姓,基于这样的用户基础,哈啰希望做偏中低端的酒店。

二、哈啰出行发展历程

2016年

  • 2016年11月,共享单车Hellobike宣布完成A轮融资,金额暂未披露,投资机构包括GGV,另据Hellobike创始人杨磊透露后期会引入其他投资机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投入研发和造车。2016年12月6日,无桩智能共享单车品牌Hellobike在厦门集美进行低调的试运营,12月12日,Hellobike正式宣布进驻厦门,已经投放超过40个停靠点,计划在整个厦门投放五万辆“小白车”,让厦门的旅行+单车成为一道新的风景。
  • 2016年12月26日,“Hellobike”运营方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平安达成战略合作,创新理赔保障计划,恶劣天气骑行发生意外事故,您将会得到双倍赔偿,保险额度为共享单车行业内最高。

2017年

  • 2017年1月12日消息,共享单车平台Hellobike哈啰单车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磐谷创投跟投,投资金额暂未披露。
  • 2017年3月11日,武汉首批5万辆哈啰单车“小白”亮相街头,武汉街头又新添一抹色彩。11日凌晨,武汉广场、洪山广场、积玉桥等地,都出现了“小白”的身影。记者看到,其车身主色为白色,印着Hellobike字样。与“小橙”“小黄”一样,“小白”也是无桩智能共享单车,但前面多了车篮。
  • 2017年3月13日,南昌首批哈啰单车“小白”亮相街头,南昌街头又新添一抹色彩。13日凌晨,八一广场、秋水广场、红谷滩等地,都出现了“小白”的身影。
  • 2017年4月12日,国内领先的共享单车Hellobike宣布正式进入天津。白色流线简洁的车身、红黑相间的车轮,Hellobike被热情的天津市民赞为单车界的“颜值担当”。明明可以靠颜值却要靠实力说话。作为行业内少有的能自主研发并大规模生产GPS智能锁的共享单车企业,Hellobike拥有多项先进的科技水平。今后,天津市民不仅可以使用Hellobike小白车解决“最后三公里”,还可以骑单车感受渤海明珠的魅力,欣赏古文化街、滨江道等著名景点,解锁中西交融的津城。
  • 2017年10月25日上午,哈啰单车CEO杨磊确认“哈啰单车与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合并”(该公司系永安行子公司),其本人将出任新公司CEO。
  • 2017年12月27日,哈啰单车宣布完成10亿元人民币D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复星领投,GGV(美国纪源资本)跟投。

2018年

  • 2018年2月,哈啰单车方面公开回应称,由于永安行此前在北京进行了投放,单车折旧、损害严重,影响用户骑行体验,哈啰单车和永安行合并之后,由哈啰单车将部分损坏和无法骑行的车辆回收并更新。“全国免押战略”发布会现场图
  • “全国免押战略”发布会现场图
  • 2018年3月13日,哈啰单车宣布“全国免押战略”,芝麻分650分以上者,可通过支付宝“扫一扫”车身二维码,在全国免押金骑行哈啰单车。
  • 2018年4月,哈啰单车完成E1轮融资,主要投资方包括了蚂蚁金服和复星,另有若干家机构参与,融资的金额接近7亿美金。
  • 2018年5月31日,永安行发布公告表示,蚂蚁金服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以14.68亿美元整体估值对永安行低碳(永安行共享单车与哈啰单车合并后的主体)增资20亿人民币,占股比例上升至36%;而上市公司永安行持股比例下降为8.8%。
  • 更名为“哈啰出行”发布会现场
  • 更名为“哈啰出行”发布会现场
  • 2018年9月17日,哈啰单车在上海宣布企业正式更名为“哈啰出行”,并启用全新的品牌标示系统。
  • 2018年10月11日,哈啰出行上线了打车入口,正式推出网约车业务,业务覆盖上海、成都、南京三地。在哈啰出行App首页,已有单车、助力车和打车三个入口,但其打车业务只提供网约出租车的服务。这也是继美团、高德之后,又一个开通网约车业务的出行企业。
  • 2018年10月19日,哈啰出行宣布正式接入嘀嗒出行,在北京、杭州、武汉、广州、厦门、大连、西安、郑州等全国81个城市同步上线嘀嗒出租车业务。
  • 2018年11月21日,哈啰出行宣布正式携手首汽约车,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全国60多个城市同步接入首汽约车网约车业务。
  • 2018年12月消息,哈啰出行已完成新一轮融资,由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领投,融资规模为数十亿人民币,据界面的报道,哈啰出行新一轮融资金额为40亿元。春华资本、蚂蚁金服这一轮投后,哈啰出行估值不低于25亿美元。
  • 2018年12月28日,哈啰官方确认完成新一轮融资,领投方为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金额达几十亿人民币。

2019年

  • 2019年2月,哈啰顺风车业务在全国正式上线。
  • 2019年3月,哈啰电动车服务平台启动全国招商 。
  • 2019年5月,哈啰电动车服务平台实现全国6地成功开城。
  • 2019年6月,哈啰出行、蚂蚁金服、宁德时代共建两轮能源网络;哈啰换电业务在开封落地。
  • 2019年12月,哈罗单车进入1.5元/30分钟的骑行时代

2020年

  • 2020年3月24日,哈啰第五代助力车在合肥亮相,该车搭载北斗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新车拥有人机交互功能,用户可通过APP操作使车辆尾灯闪烁,及时找到预约的共享车辆。2020年6月23日,哈啰出行宣布旗下共享单车全面接入北斗定位。
  • 2020年7月30日,哈啰出行联合中国联通、紫光展锐、广和通三家企业共同宣布,哈啰出行率先在共享两轮出行服务中应用4G Cat.1通讯网络,首批1500辆搭载4G Cat.1bis模组的哈啰助力车已于2020年7月投入使用,搭载4G Cat.1bis模组的哈啰单车也将于年内启用。
  • 2020年11月4日,哈啰出行为“东方进博之夜”打造的定制版哈啰单车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亮相。

三、哈啰出行招股说明书

  • 2020年哈啰出行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0.4亿元,同比增长25.3%;2020年毛利7.2亿元,同比增长70.8%,毛利率为11.8%;整体亏损为11.3亿元,同比收窄24.7%;公司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5.6亿元,同比增长15.5%。
  • 2018年、2019年、2020年,哈啰出行净亏损分别为-22.08亿元、-15亿元、-11.33亿元。哈啰出行2020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5.95亿元,上一季度净利润为1.7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8.55亿元收窄了30%。
  • 2020年,哈啰总交易额(GTV)为130亿元,年度交易用户为1.83亿,交易次数达52亿次。在2020年哈啰出行的交易总额中,共享两轮和顺风车两大块主营业务分别贡献约58亿元和约70亿元。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哈啰出行2020年总交易数52亿次,是中国交易量第三大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 自2018年到2020年,哈啰共享两轮业务营收分别为21亿元、45亿元和55亿元。哈啰出行的共享两轮业务毛利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2.9亿元和3.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4%和6.7%。
  • 哈啰顺风车2020年营收4.6亿元,同比增长131.2%;毛利为3.8亿元,同比增长167%。2020年第四季度,哈啰顺风车交易额约为23亿元,较上一季度的21.2亿元增长9%。截至2020年末,哈啰顺风车已累积2610万交易用户和近千万注册司机。
  • IPO前,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Antfin (Hong Kong) Holding Limited是哈啰出行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36.3%的股份。其后分别是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杨磊、GGV、成为资本、复星资本、春华资本以及大湾区基金等财务投资人。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签啦所提供的港美股上市公司资料,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供港股美股投资者参考。本文及本站发布之优惠活动及相关的广告内容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0)
上一篇 2021年4月27日 上午9:33
下一篇 2021年4月27日 下午10: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