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奈雪的茶招股书概览
我们所经营的奈雪的茶茶饮店是中国领先的高端现製茶饮连锁品牌,专注于提供採用优质食材现製的优质茶饮。六年前,我们的创始人受到中国茶文化及全球咖啡连锁店概念启发,在中国深圳开设了第一间奈雪的茶茶饮店,期望为追求更新鲜、更好喝及更便捷茶饮的人士重塑茶饮体验。如今,我们的旗舰品牌奈雪的茶已实现了我们的创始人创立该品牌的初心。我们相信奈雪的茶已成为中国年轻的茶饮人群中的潮流标志,他们将我们视为好喝、有趣的优质现製茶饮的代表。我们通过自营的高端现製茶饮店,以精心的设计,为客户及社区打造出一个适合聚会和享受优质茶饮体验的舒适、高端的社交场所。为适应日益加快的日常生活节奏,我们的茶饮也可随时随地方便享用。我们的奈雪的茶茶饮店网络扩张迅速,奈雪的茶茶饮店数量由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44间增加至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422间,包括覆盖中国大陆61个城市的420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及分别位于香港特区及日本的各一间奈雪的茶茶饮
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截至2020年9月30日,按覆盖的城市数目计,奈雪的茶拥有覆盖中国最广泛的高端现製茶饮店网络。于2020年11月,我们推出了全新茶饮店型奈雪PRO,以拉近奈雪的茶与客户日常生活的距离。随著奈雪PRO 的推出,我们成功将奈雪的茶茶饮店网络覆盖至高客流量区域,如高档购物中心、写字楼及居民区中心的核心位置,从而令我们的奈雪的茶产品及体验更易在休閒或日常通勤中触达客户。

我们致力于保证最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开展产品创新。根据灼识谘询的资料,我们首先在中国使用新鲜水果製备现製茶饮并首先在中国创新提出现製茶饮搭配烘焙产品的概念。在我们的联合创始人及总经理的领导下,我们的产品研发团队不断以创新产品完善我们的菜单。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我们的奈雪的茶核心菜单有超过25种经典茶饮及超过25种经典烘焙产品。为了保持产品的新鲜度,我们亦围绕核心菜单不断创新,平均每週推出大约一种新饮品,自2018年以来推出了约60种季节性产品。我们的茶饮包括鲜果茶、鲜奶茶及纯茶-均使用自优质供应商採购的上乘茶叶及优质原料现场製作。我们的多数创新烘焙产品每天在我们的茶饮店现场製作,用于搭配我们的茶饮。此外,我们提供多种零售产品,如茶礼盒、零食及即饮茶饮料,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及偏好。
为提升奈雪的茶对客户的便利性及个性化体验,我们推出奈雪的茶会员体系及奈雪的茶应用程序,并实现与我们奈雪的茶茶饮店网络的全面整合。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我们的奈雪的茶会员体系的注册会员约29.2百万名。在截2020年9月30日九个月,我们的奈雪的茶订单总数中约49.4%来自奈雪的茶会员。通过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以及奈雪的茶应用程序,我们的客户能够轻鬆加入我们的会员体系,找到最近的奈雪的茶茶饮店,并轻鬆下达外卖及自取订单。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奈雪的茶订单中分别约有4.4%、12.5%、11.5%及23.9%为
客户通过我们的微信及支付宝小程序、奈雪的茶应用程序以及其他第三方线上点单平台下达的外卖订单。于往绩记录期间,我们的奈雪的茶茶饮店网络的运营及财务表现强劲。我们的奈雪的茶茶饮店数量由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44间迅速增长至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422间,并于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进一步增至507间。我们的奈雪的茶茶饮店所产生的收益由2018年的人民币909.5百万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2,291.5百万元,并由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人民币1,591.6百万元增至2020年同期的人民币1,985.5百万元。2018年至2019年,我们在集团层面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淨亏损由2018年的人民币56.6百万元大幅减少至2019年的人民币11.7百万元。此外,奈雪的茶同店利润率于2018年及2019年维持稳定,分别为24.9%及25.3%。
二、奈雪的茶茶饮店品牌
我们的旗舰品牌为奈雪的茶,一个拥有庞大的奈雪的茶标准茶饮店网络以及不断扩大的奈雪PRO 茶饮店网络的领先高端现製茶饮店品牌。我们亦运营子品牌台盖。于往绩记录期间,我们的奈雪的茶茶饮旗舰店贡献了我们大多数收益,我们预计在不久将来,奈雪的茶茶饮店将仍会佔我们业务营运的绝大部分。
下表载列所示期间奈雪的茶的收益明细。

以上为奈雪的茶招股书简要概述,如需详细了解奈雪的茶招股书,请访问以下链接获取。
https://www1.hkexnews.hk/app/sehk/2021/103196/documents/sehk21021101095_c.pdf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签啦所提供的港美股上市公司资料,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供港股美股投资者参考。本文及本站发布之优惠活动及相关的广告内容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