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医脉通(02192.HK)怎么样?值得打新申购吗?

港股医脉通(02192.HK)怎么样?值得打新申购吗?医脉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脉通)计划在香港主板上市,计划在 6 月 30 日 -7 月 7 日期间招股,拟发行约 1.55 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 10%,国际发售占 90%,另附 15% 超额配股权,发售价每股 24.10-27.20 港元。

医脉通

一、医脉通公司概况

医脉通(2192)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平台,致力以科技创新助力医师作出更好的临床决策。

“医脉通”网站于2006年8月8日域名(medlive.cn)注册,专门面向临床医生和医学生,致力于“做医生的临床决策好帮手”。发展至今,网站已经聚集了100多万用户,积累了大量的医学信息资源。快速而全面的医学信息传递让医脉通成为一个优秀的学术网站。

主要功能和服务:

医学资讯:医学专业编辑筛选出国内外医学领域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医学新闻和学术进展,实时更新。
临床指南:临床科室的国内外临床指南、解读、翻译,一站检索。
医学会议:国内外会议的热点报道、专家访谈、视频、PPT,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学术大餐。
病例读片:精选临床真实病例,详解诊断治疗过程,做到学以致用。
诊疗知识库:遵循循证理念,结合国内医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出了以疾病为核心的知识库架构,6大知识轴、30个字段、百余关键点,助力疾病诊疗。
圈子话题:和志同道合的医友一起交流临床经验,畅谈医者人生。
期刊文献:精选200多本医学期刊,提供权威、前沿、免费的精华医学文献。
e脉播:国内知名专家带来有“干货”的学术讲座,互动解答用户遇到的实际问题。
e调研:针对医药学领域的调研,有效完成调研即可赢取丰厚酬劳!
e信使:为医生推荐个性化的话题和资讯,还可以参与活动获取麦粒。
互助区:进行全文求助、翻译求助和生词求解。
医生工具箱:医药学大词典、用药参考、医学计算公式、检验助手……

二、医脉通发行概况

医脉通:02192.HK

招股价:24.1-27.2港元
总市值:166.33-187.73亿港元

市盈率:以上限价27.2元计算,市值约187.73亿元(以20年纯利约8,519万人民币计算,市盈率约180倍)

发售股数:发售约1.55亿股,约90%配售,约10%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

募资总额:37.39-42.2亿港币

公开发售募资额:3.739-4.22亿港币

保荐人:高盛、海通国际

一手入场费:13737.05港币

每手:500股

申购日期:2021年6月30日—2020年7月7日
交易日期:2021年7月15日

绿鞋机制:有

 三、医脉通业务及行业分析

医脉通财务状况

医脉通财务状况

– 18至20年收入分别为8,346万人民币、1.21亿人民币、2.13亿人民币

– 18至20年毛利分别为4,989万人民币、7,719万人民币、1.56亿人民币

– 18至20年纯利分别为1,418万人民币、3,127万人民币、8,519万人民币

医脉通基石投资者∶

– 引入7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2.2亿美元(约17.1亿港元)股份,其中包括FMR、富达国际、腾讯(700)、GIC、美国Matthews Funds、奥博资本OrbiMed Funds等,按中间价计算,约佔发售股份42.93%,设6个月禁售期

医脉通集资所得资金用途︰

集资所得其中约40%用于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扩展业务;约30%用于在未来三至五年内投资技术及提高研发能力;约20%用于有精心挑选战略投资或收购机会;约10%用作一般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医脉通上市后主要股东架构∶

– M3, Inc(日交所∶2413)持股38.8%

– 董事长田立平女士、执行董事田立新先生、执行董事田立军先生合共持股38.8%

– 公众股东持股22.4%

医脉通公司竞争力:

医脉通,是中国最大的在线专业医生平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截至2020年12 月31日注册医生用户计,医脉通在中国专业医生平台之中排列首位。二十多年来,医脉通致力于协助医生作出更好的临床决策,亦广获中国医生认可,已成为最值得信赖的专业医疗平台。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医脉通平台约有350万注册用户,其中约240万用户为执业医生,占中国所有执业医生约58%。2020年第四季度,医脉通平台的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00万人。同一期间,注册用户每月在医脉通平台平均观看文章和视频总数超过1.34亿篇。医脉通平台的文章和视频包括(但不限于)临床指南、研究文献、用药参考、临床进展和定制内容。香

凭借强大的品牌知名度、行业领先地位和医生高活跃度,医脉通平台在过去几年已为医疗参与者打造一套可让其聚集、学习及交流的在线生态系统。医脉通全面借助专有技术、内容生成能力及对医学信息科学的理解,高效地向各个群组的成员传达最相关而具有价值的信息。

下图为医脉通生态系统及医脉通平台为生态系统参与者提供的解决方案概览:

医脉通解决方案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三类解决方案,即(i)精准教育及企业解决方案(包括精准教育解决方案及企业解决方案)、(ii)医学知识解决方案、(iii)

智能患者管理解决方案。下表载列所示期间按解决方案类别划分的收益明细(按绝对金额及占总收益的百分比列示):

– 截至20年底,公司的医脉通平台可透过网站、桌面应用程序及移动应用程序登入,约有350万注册用户,其中约240万用户为执业医师,佔截至同日中国所有执业医师约58%。20年第四季度,平台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00万人。同一期间,注册用户每月在平台平均观看文章和视频超过1.34亿次。我们平台的文章和视频包括临床指南、研究文献、用药参考、临床进展和定制内容

– 医脉通平台可让平台参与者聚集、学习及交流,平台参与者包括医师、制药及医疗设备公司和患者。公司全面借助专有技术、内容生成能力及对医学信息科学的理解,高效地向各组平台参与者传达最相关而具有价值的信息

– 公司解决方案分为三类,即精准营销及企业解决方案、医学知识解决方案及智能患者管理解决方案。大部分收益来自精准营销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为制药及医疗设备公司提供数字医疗营销服务,收益来自制药及医疗设备公司就数字推送、数字营销谘询及数字内容创建服务支付的费用

依靠三大业务板块,2018年到2020年营收、净利年年攀升,收益可观。医脉通作为一家商业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这三大业务:即精准教育及企业解决方案、医学知识解决方案、智能患者管理解决方案。

在变现方面,根据医脉通招股书的数据,医脉通去年收入达2.14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升75.6%;纯利为8520万元,按年升1.72倍。按收益计算,医脉通2020年在中国医生平台数字医疗营销服务供应商之中排列首位,市场占有率为21.4%。

业绩方面,医脉通2018年到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50万元、1.216亿元、2.135亿元,2018年至202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9.9%。2020年实现了快速增长,能够实现业绩飞跃的原因主要来源于精准教育解决方案的翻倍增长,2019年精准教育收入7.8千万元,占营收的64.4%,2020年精准教育收入1.57亿元,占营收的73.4%。

净利润部分,2018-2020年,该公司录得净利润分别约为1420万元、3130万元以及8520万元,年均复合年增长率为145%。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数字医疗营销市场利好。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数字医疗营销市场由2018年的人民币44亿元增至2020年的估计金额人民币15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6.7%,预期2025年将达到人民币11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9.2%。2018年及2020年,数字医疗营销市场占中国医疗营销市场总额的0.8%及2.3%,预期到2025年将进一步增至11.4%。

中国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居民健康意识提高,医脉通专注的构建卓越的互联网医生平台有望持续受益行业的快速发展。

背靠大股东M3公司,完美借力。大股东M3公司是日本一家主要经营提供医疗信息网站的公司,其规模与营业额已在日本业界稳居第一,M3分别是指Medicine,Media, Metamorphosis。M3以利用媒体和网络功能而改变医药界为最高服务宗旨。

医脉通能在市场做到市占率第一离不开大股东M3公司,2006年医脉通上线后,医脉通一直靠自有资金运营,营收维持在千万元级别。凭借M3在日本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医脉通在初期时迅速与多家在中国设有业务的跨国制药及医疗设备公司建立业务。在技术方面,凭借M3的技术,医脉通在2014年就推出了e信使,这是中国较早的医生精准推送应用程序。

M3的战略入股,不仅给医脉通带来了资金,最重要的是在药企数字化营销方面带来了客户和先进的解决方案。

此外,经过时间的沉淀,医脉通在中国专业医生平台之中排列首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截至2020年12 月31日注册医生用户计算,医脉通平台约有350万注册用户,其中约240万用户为执业医生,占中国所有执业医生约58%。医脉通在中国专业医生平台之中排列首位。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平台的平均每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00万人。

医脉通平台的文章和视频包括(但不限于)临床指南、研究文献、用药参考、临床进展和定制内容。同一期间,注册用户每月在医脉通平台平均观看文章和视频总数超过1.34亿篇。

公司于2021年推出互联网医院,同时还为医院提供智能及自动数据收集及管理电子数据采集“EDC系统”,于2020年,公司的EDC解决方案获156家医院采用。

凭借品牌知名度、行业领先地位和医生高活跃度,医脉通平台在过去几年已为医疗参与者打造一套可让其聚集、学习及交流的在线生态系统。医脉通全面借助专有技术、内容生成能力及对医学信息科学的理解,高效地向各个群组的成员传达最相关而具有价值的信息。

但作为面向医生少数群体的医疗平台,相比较面向大众的医疗平台,医脉通一直在探索中前进,但和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比较,医脉通的前行之路并不容易。

发力互联网医药服务,医脉通如何与头部平台“一较高下”?

医脉通在数字化营销优势的前提下深掘市场份额,力图更大的挖掘现有医生资源的价值,2021年将推出互联网医院,利用庞大的医生网络将互联网医药服务与其它服务产品整合,为患者提供智能管理解决方案。

虽然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这股浪潮中也将面临一些挑战,竞争对手过多,过强,同比互联网医药服务的头部平台,如市值3541亿的京东健康、市值3014亿的阿里健康、市值1159亿的平安好医生、估值近70亿美元的微医,其资本雄厚,用户群体量大,技术成熟,而后发力的医脉通想要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

且互联网医疗经过数年发展,行业格局已定,2020年后公立医院也开始建设互联网医院,医脉通进入并没有占据先发优势,入局想要获得突破将会面临不小的压力。

医脉通赴港上市,自身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依靠利好的市场环境,借助M3公司的发力,近三年来营收年年攀升,创收良好,并在中国专业医生平台排列首位。但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如用户集中度偏高,大部分收益来自少数客户,且摆脱不了对用户流量的依赖,此外,在互联网医院领域竞争优势不明显,若是有所突破或将成为今后资本市场基于其合理估值的关键因素。 

财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三个年度,医脉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83亿元、1.22亿元和2.14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418.9万元、3127万元和8519.7万元。去年公司实现业绩暴增的主要原因是精准教育解决方案的翻倍增长。数据显示,去年公司精准教育收入1.57亿元,占营收的73.4%。

根据统计,医脉通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60%,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145%。由此不难看出,公司近年来业绩和营收均快速增长。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注册医师用户数目计算,医脉通是中国最大的在线专业医师平台。截至去年底,该平台约有350万注册用户,其中约240万用户为执业医生,占中国执业医师总数约58%。按去年收入计算,医脉通在中国提供数字医疗营销服务的医师平台之中排列首位,市场占有率为21.4%。

医脉通所在的医学知识平台这一赛道备受资本追捧。2017年,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巨头KKR以28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医疗健康知识服务网站WebMDHealth。2020年,丁香园获得挚信、腾讯、高瓴创投5亿美元的投资;此外,字节跳动曾以5亿元并购百科名医网。

四、医脉通保荐人及过往保荐业绩状况

保荐人:高盛、海通国际

高盛

高盛

海通国际

海通国际

高盛、海通国际他们两个合作看着都没信心!

五、医脉通中签率预估

医脉通中签率预估
医脉通中签率预估

发售约1.55亿股,约90%配售,约10%公开发售,另有15%超额配股权

按10%回拨,甲组15509手、乙组15509手,按50%回拨,甲组77545手、乙组77545手,预计一手中签率10%左右!

六、医脉通点评 

1. 医脉通(2192)是中国互联网医疗平台,致力以科技创新助力医师作出更好的临床决策,业务属于大热的科技板块,相信市场反应热烈

2.以上限价27.2元计算,市值约187.73亿元(以20年纯利约8,519万人民币计算,市盈率约180倍)

3.引入7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2.2亿美元(约17.1亿港元)股份,其中包括FMR、富达国际、腾讯(700)、GIC、美国Matthews Funds、奥博资本OrbiMed Funds等,按中间价计算,约佔发售股份42.93%,设6个月禁售期

基石投资者

4.这是近两年的软件服务行业表现!

软件服务行业表现

七、港股医脉通(02192.HK)怎么样?值得打新申购吗?

可以申购!个人觉得现金还稳一点,现在都180倍的市盈率了,上市我都不敢想象,还有多少空间、、、,不要跟我说翻倍,你当接盘侠都是傻子么!行业高增长、高毛利、高净利润,还是赚钱的SaaS平台,除了贵以外没毛病!虽然资本看好这个赛道,但他们是长期投资,打新其实讲究的是速战速决!即便它未来很好,可我只想和她一夜温存!现在SaaS概念好像也不怎么样,都是玩烂的概念了、、、

顺便谈一下它的竞争对手丁香园,靠着疫情丁香园的丁香医生算是出圈了在微信端,丁香的客户量比医脉通要高不少,但是注册医师的方面医脉通是压倒性的优势,各有千秋吧!只能说对手也很强大,这条路不是很好走!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签啦所提供的港美股上市公司资料,部分来源于互联网,供港股美股投资者参考。本文及本站发布之优惠活动及相关的广告内容不构成任何证券、金融产品或工具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投资有风险,客户应衡量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独立作出投资判断,如有疑问,请向独立专业人士咨询。免责声明

(0)
上一篇 2021年6月30日 下午11:07
下一篇 2021年7月1日 下午11: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